湖北日报客户端:退渔还湖 点绿成金 沔韵水乡容颜初现
“4·22”世界地球日,走进排湖旅游度假区,沿着沔阳小镇青石板路漫步,见南阁前杜鹃花开得热烈,老表巷里江水绿如蓝,栈道木桥下流水潺潺,水鸟在湖面翻飞,垂柳对着湖面梳妆,一幅江南水乡画卷缓缓铺展。
湖塘密布,水草丰茂,水乡特色浓郁,排湖是江汉平原的一颗明珠,是大自然赐于仙桃的一块风水宝地。
近年来,仙桃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接续推进排湖区域“退渔还湖”“水系连通”等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以水兴旅,水旅融合,打通了 “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
“这几年,白鹭又回来了,并且越来越多!”从小在排湖岸边长大,密塘渔村村民陈长青欣喜地展示着自己用手机拍下一段视频,只见数十只白鹭翩跹起舞,伴着清澈的河水,在芦苇丛里,或追逐嬉戏,或驻足傲立……
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因对居住环境要求极高,被誉为“环保鸟”。它们曾经因为区域生态环境恶化而飞离排湖,如今又成了排湖的“常住居民”。
鸟鸣啾啾,诉说着排湖的发展变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仙桃把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统筹推进“四水”共治,加大生态修复治理力度,加速植绿增绿护绿。
如今,排湖水面扩大至 27 平方公里,仅沔阳小镇水体面积将达到4000多亩,常绿占比达到30%,水杉、池杉、乌桕、枫杨、苦楝等180多种苗木郁郁葱葱,点染四季。白鹭、野鸭、喜鹊等鸟禽安居繁衍,唤醒小镇清晨……
“雨后初霁,朝阳从彩云间透射出来,薄雾在林间氤氲缱绻,清清河水粼粼闪亮。踱步排湖,我在鸟儿争鸣中沉浸于遐想。”踏访排湖后,湖北日报原总编辑蔡华东如此赞誉。
2022年,在省发改委长江办指导下,市发改委、排湖风景区管委会超前谋划,主动对接,积极推进“退渔还湖”和生态修复保护项目落地,用生态含绿量,提高发展含金量。
仙桃市规划编制了排湖区域生态环境系统整治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程,与湖北文旅仙桃发展有限公司联手,积极争取中央、省专项资金支持,率先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该项目计划投资2.8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03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5336万元,涉及水域面积1336.5亩。拟围绕排湖四五号渔场“退渔还湖”进行生态环境系统整治,包括重点河道疏挖清淤、水体生态系统修复、岸线修整护坡和周边陆域生态覆绿与截污纳管等。通过净岸、守湖、护土,全面提升排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4月20日,位于沔阳小镇景区的水生态环境系统整治项目一期工地,10台大型挖掘机、推土机正加紧作业,对天鹅湖进行清淤疏浚、湖底塑形、生态护坡,为快艇航道、水中森林和水上慢生活营造奠定基础。
“经过系统整治,到今年底,天鹅湖水质将越来越好,3年内水底平均能见度达到3—6米。”沔阳小镇负责人王中林介绍说。
据悉,修复治理后的天鹅湖,将开通仙桃首条“水上巴士”,打造雁遇天鹅湖、小镇银滩、摩天轮等旅游项目,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度假需求。
围绕区域内文旅、农旅、康养等生态产业发展和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完善5条悦游道路、4 座三跨桥梁、4.9公里绿色步道以及 43200 平方米生态停车场。探索并形成以“沔阳小镇+沧浪驿农业休闲园+密塘渔村+荆楚云天海世界+五乐台度假区+龙舟公园”为名片生态文旅、以富硒瓜果和湖蟹鱼虾等生态农副产品等多元化价值实现为一体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打造长江经济带湖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范。